机电与新能源汽车学院简介
学院前身为宜春市技术工人学校,创办于1979年。2003年学校合并成立时设机电系,2013年更名为机电与新能源汽车学院。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余人,专任教师58人,其中高级职称14人,具有硕博学位40人,“双师型”占比78%。依托江西省优势产业,开设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、机电一体化技术、新能源汽车技术等7个专业。其中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为江西省特色专业、江西省产教融合金专业(群)。
学院紧紧围绕江西省“1269”行动计划、宜春市“869”行动计划,调整专业布局,服务新能源锂电首位产业。投资1.4亿建设新能源技术工程中心和智能制造技术工程中心,现有实训面积25000平方米,拥有全国领先的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和柔性化制造产线设施设备,工位数1000余个,能满足锂电新能源、汽车、智能制造、工程机械、电工、机电一体化等26个工种的技能培训考核。获评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、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等荣誉10余项;近年来学生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0余项、一类技能比赛省级荣誉20余项、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2项。教师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1项,撰写论文百余篇,发表高质量SCI论文10余篇,授权专利30余项。积极推进“职教出海”,承担了冈比亚国家2个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,得到冈比亚国家认证和质量保证机构NAOAA的认可。
学院牵头成立并运行全国锂电新能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、宜春市锂电产教联合体等产教融合载体,聚集各方优势资源,服务全国锂电企业产业链和智能制造产业链。与宁德时代、江西国轩深度合作,共建国家级和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各一个,技术研发中心1个,培训基地5个,产业学院2个,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。